乙炔安全技术说明书
化学品及企业标识
中文名称:乙炔
俗 名:电石气 、亚次乙基、乙叉撑。
英 文 名:Acetylene 、 Ethyne
国家应急电话:公安紧急报警110、火警119、医院急救120
成分组成信息
纯品 √ 混合物
名 称: 乙炔
有害成分:乙炔
浓 度:100%
分 子 量:26.038
分 子 式:C2H2
危害性概述
危险性类别:GB2.1类易燃气体
侵入途径:吸入
健康危害:本身无毒,但是在高浓度时会引起窒息。吸入乙炔气后会有头痛、恶心、面色青紫、中枢神经系统受刺激、昏迷等,严重者可导致窒息死亡。
环境危害:无资料
燃爆危险:易燃易爆。能与空气、氧气、氯等氧化剂发生爆炸性反应。乙炔必须溶解在丙酮中才能使它在高压下稳定。一般,在乙炔的发生和使用管道中的乙炔的压力均应保持在1个大气压的表压下,火花、热力、磨擦均能引起乙炔的爆炸性分解而产生氢和碳。
急救措施
吸 入:立即移除污染源或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处;安置休息并保暖。病情严重者立即就医
皮肤接触:无资料
眼睛接触:无资料
食 入:无资料
消防措施:
危险特性:易燃易爆气体
有害燃烧产物: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。
灭火方法及灭火剂:可用雾状水、二氧化碳、泡沫、砂土灭火。
灭火注意事项:强制通风使其浓度低于爆炸浓度,泄漏之容器可转移至空旷处,让其在大气中缓慢漏出,或用管子把乙炔导入燃烧炉中,或在凹地处小心点火焚烧之。
泄露应急措施:
应急处理:严禁烟火。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,严格限制出入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,尽可能将溢漏源切断。或把泄漏之容器转移至空旷处,让其在大气中缓慢漏出,或用管子把乙炔导入燃烧炉中,或在凹地处小心点火焚烧之。
消除方法:减少或停止遗漏。
操作处置与储存
操作注意事项:严禁烟火,密闭操作,加强通风与可燃物隔离;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,严格遵守操作规程。
储存注意事项:钢瓶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之处,库温不宜超过30℃。最好在室外单独隔离存放。要远离火种、热源、避免阳光直射,要与氧气、压缩空气、氧化剂、铜银汞及其金属盐、过氧化物等隔离。 设备管道应接地并严格密封。
接触控制/个体防护
最高容许浓度:1000ppm
工程控制:密闭操作,加强通风。
呼吸系统防护:空气中浓度超标时,建议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。
眼睛防护:佩戴护目镜
身体防护:穿防渗透工作服
手 防 护:佩戴防护手套
理化特性
物质状态:气态
形 状:无资料
颜 色: 无色
气 味:大蒜味
PH 值:无资料
沸点/沸点范围:170kpa -75℃
临界温度:35.2℃
闪 火 点:305℃
临界压力:6190KPa
爆炸界限:2.2—85%(空气中)
蒸 气 压20℃): 4367KPa
蒸气密度:无资料
密 度(0℃,1atm):1.1747kg/m3
溶 解 度:0.94CM3/ CM3
主要用途:1、焊割;2、麻醉剂;3、有机化工原料;4、标准气的配制中。
稳定性和反应性
稳 定 性:高压下很不稳定
避免接触条件:与汞、银、铜等化合生成爆炸性化合物,能与氟、氯、发生爆炸性反应。
禁 配 物:汞、银、铜、氟、氯、碘、氢化钠、钴、钾。
分解产物:氢和碳
聚合危害:无资料
十一、毒理学资料
急性毒性:吸入高浓度的乙炔会引起窒息,及死亡。
致 敏 性:无资料
亚急性或慢性毒性:引起窒息,严重者死亡。
致突变性:无资料
致 畸 性:无资料
致 癌 性:无资料
其 它:乙炔与氧的混合物有麻醉效应
十二、生态学资料
可能的环境影响:无资料
其它有害作用:无资料
十三、废弃处置
废弃物性质: √ 危险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
废弃处置方法:管子导入燃烧炉中,或在凹地处小心点火焚烧之。
废弃注意事项:用强制通风使起浓度低于爆炸浓度
十四、运输资料
危险货物编号:21024
包装标志:易燃气体
包装类别:I
包装方法:无缝焊接钢瓶
运输注意事项:防止日光曝晒、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。严禁烟火,严禁摔、震、撞击。不能与氧、压缩空气等氧化剂混装。
十五、法规信息
法规信息: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(2002年1曰9日国务院发布),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生产、使用、储存、运输、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。
上一篇:高纯气体充装时需要注意什么?
下一篇:高压气瓶汇流排集中供气